机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3日 08:49 | 点击数:

      学院现设10个专业和1个实训部,专业分别为: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工业设计、环境工程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智能技术,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广东省重点专业,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为第一批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数控技术是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合作三二分段专/本对接协同育人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设计是校级品牌专业。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500人,教职工83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职称18人、中级职称32人、博士2人,60%以上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7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备了“双师”素质,获“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2人、“河源市岗位技术能手”1人、“河源市优秀教师”2人、“河源市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河源市三八红旗手”1人、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3人、省级科技特派员6人。

     学院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效显著,学院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0多门,省级课题30多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农创中心1个,省级创新团队项目1个,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师工作室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6个。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近几年来,学院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工作团队和优秀学生会、河源市“五四红旗团总支”和优秀学生会的称号,师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全国一等奖近10项、二等奖近20项、三等奖近30项,省级一等奖20多项,各类奖项获奖累计100多项。

     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00多项,立项经费达300多万;其中省级课题30多项、市级课题30多项、校级课题4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SCI1篇,EI10篇以上;公开出版教材70多部;获授权专利1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项;建有省部级校内实训平台6个,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建有50多个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实训室,总资产4000多万元,实训场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同时,还建立了5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和科技服务,为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40多项,对外培训达8000多人次。与德国F+U职业教育集团、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香港模具工业协会建立了学术交流及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单位;拥有快速制造国家工程中心粤东推广基地,是河源市机器人协会会长单位,是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广东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科技部三维CAD认证培训中心、中国职业教育协会设计创意中心授权培训单位。

     近三年,学院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5%以上,稳居全省高职院同类专业前列,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也达98%以上。

     (数据截至2020年12月)

     联系电话:0762-3800267(学院办公室)、0762-3800226(教学办公室)、0762-3800101(学生工作室)


模具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面向模具设计及制造行业,培养掌握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能够熟练应用CAD/CAM主流软件,具有较强模具设计及利用现代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加工的能力,可在模具设计及制造行业进行生产、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毕业生可在塑料制品、金属冲压制品、机械制造等企业的设计、品管、五轴加工、技术管理、营销等岗位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AutoCAD、UG-CAD、多轴加工工艺与编程、多轴编程及加工实训、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等。

     在校生规模:358人

     师资力量:专业教学团队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教师20人,其中正高级1人、副高级12人、中级7人、博士1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人、技术能手各1人;行业兼职教师20人。

     实训条件:

     1.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

     2.多轴加工技术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8个;

     3.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7个。

     办学成果:

     1.广东省重点专业;

     2.专业教师获省(部)、市级科研课题30多项;

     2.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3.广东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4.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50多项;

     5.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多项。

     其他:广东省教育厅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教育部“数控车铣加工、多轴数控加工”1+X证书试点专业。


数控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制造业需要,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懂高端数控设备操作、会编制高精度产品加工工艺及程序、能维护及检修数控加工高端设备、可配合智能化产线集成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面向: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合作进行“三二分段专本对接”联合办学,以升本与就业同步为目标,主要面向高端数控设备操作、多轴数控编程及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精密数控机床维护及调试等生产管理岗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AutoCAD、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应用、电工电子技术、PLC及电力拖动、机械制造工艺、UG-CAD、数控加工工艺编制与机床操作、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自动编程实训、数控加工技能强化实训等相关课程。

    在校生规模:213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9人,副高级5人、中级4人。行业兼职教师11人。

    实训条件:

    1.建有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

    2.广东省高职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

    3.多轴编程与仿真实训室1个;

    4.数控装调与维修实训室1个;

    5.数控电气维修实训室1个;

    6.现在制造技术实训室1个。

    办学成果:

    1.专业教师队伍为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

    2.专业教师主持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课题1项;

    3.专业教师获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

    4.专业教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余项;

    5.教师出版专业类教材约30部;

    6.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

    7.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


智能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智能控制发展的需要,具有正确的“三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掌握机器视觉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工艺实施与安装调试、机器视觉产品项目评估等知识和技术技能。

     就业面向:面向机器视觉识别和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实用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PLC应用与工控组态、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图像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图像采集处理联合编程、视觉识别与运动控制综合实训。

     在校生规模:30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6人,其中正高级1人、副高级1人、中级3人、高级技师1人,行业兼职教师4人。其中,荣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河源市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创新创业导师3人。

     实训条件:

     1.建有工业自动化基础实验室1间;

     2.机器视觉技术基础实验室1间;

     3.自动化装调与维修实训室1间;

     4.学生创新工作室3间。

     校企合作企业:

     1.深圳市创科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2.东莞康视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3.深圳市华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4.深圳市视觉龙科技有限公司

     5.深圳市视清科技有限公司

     6.深圳市恒志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办学成果:

     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最早进行机器视觉办学的专业;

     2.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创新团队1项,省级技术研究中心平台2项,市级技术研究中心平台4项,校级名师工作室2项;

     3.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0项,市级科研课题5项;企业技术服务20余项;

     4.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

     5.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6.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

     7.获得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

     8.获得市级(自然科学)优秀科技论文二、三等奖共3项,

     9.获得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校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10.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励1项,广东省技能竞赛奖励9项,广东省攀登计划重点项目1项,广东省创新创业大赛2项,市级创新创业大赛1项


汽车智能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正确的“三观”、良好的职业素养、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掌握人工智能应用、编程控制、电子电路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技术,具备适应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能力,能独立完成行业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自动驾驶系统调试、智能网联汽车装调、智能网联汽车结构设计、电子电路设计等工作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Python深度学习应用、Python语言程序设计、ROS系统原理与应用、Arduino编程控制技术、Arduino编程语言基础等。

     在校生规模:25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高级1人、中级4人、硕士4人,行业兼职教师5人。

     实训条件:

     1.已建成智能停车实训室、汽车新技术实训室等4间实训场室;

     2.可以满足自动驾驶系统调试、智能网联汽车装调等核心技能实训任务。

     办学成果:

     1.2019年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获学生组第一名;

     2.2020年学生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慧网联技术应用赛项,获省二等奖2项;

     3.专业教师主持省市级课题6项,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发表论文几十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要求素质,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检测和维修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汽车维修与保养、销售、维修接待、配件营销、保险与理赔、技术管理等汽车后市场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销售、维修接待、配件管理、保险与理赔、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

     主干课程:汽车选购与使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销售实务、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汽车车身电气检修、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售后服务、汽车美容快修实训、汽车岗前综合实训等

     在校生规模:25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4人,其中副高级1人、中级3人、硕士研究生2人。实训指导教师3人,均为高级技师。企业行业兼职教师6人。

     实训条件:

     1.建有省级实训基地“粤东北汽车技术服务实训基地”1个;

     2.建有汽车发动机检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检修实训室等实训室6个;

     3.建有大兴奔驰、德宝一大众等校外实习基地10个。

     办学成果:

     1.教师获国家级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多项;

     2.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8项,三等奖10余项;

     3.建有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优质课和网络课程多门;

     4.教师出版专业类教材10余部,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多项;

     5.教师申请授权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多篇。

     其他:本专业前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系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校级品牌专业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适应新时代高分子新材料发展的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掌握能胜任高分子原材料的生产合成、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及分析检测、高分子材料制品生产工艺规程的分析和制定、一般产品的造型设计及快速成型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高分子新材料行业企业生产、开发、管理和服务等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高分子材料性能分析、检测,高分子材料的配方、改性、研发和智能制造,橡胶、涂料工艺设计,工业新产品的设计、3D打印快速成型,以及塑胶模具相关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

     主干课程:高分子化学及合成技术、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性能检测、塑料材料与配方设计、高分子材料科学前沿、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塑料挤出成型技术、橡胶制品工艺、涂料工艺、产品造型设计、注塑模具设计、反求再设计及快速成型、高分子物理、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等。

     在校生规模:24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2人、中级5人、硕士以上6人。行业兼职教师9人。

     实训条件:

     1.建有广东省高职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

     2.高分子材料配方改性实训室1间;

     3.高分子材料性能检测实训室1间;

     4.联合注塑车间1间;

     5.3D打印创新实训室1间。

     办学成果:

     1.专业建有省工程中心1项,市工程中心1项,市研发机构1项;

     2.专业教师获省、市、校等各级教科研课题32项;

     3.专业师生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3篇,其中中文核心20篇,SCI1篇,EI检索9篇;

     4.与企业合作出版教材5部;

     5.参加技能大赛,获国家二等奖2项,获自然科学学科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获市级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志愿者称号2人次;

     6.获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等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共6项;

     7.广东省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3门,金课2门;

     8.广东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

     9.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全国高分子专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团体奖2项;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广东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三等奖2项;获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获三等奖1项;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获优胜奖等,获奖学生超80人次。

     其他: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第一批二类品牌专业。


环境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面向环境治理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人员、环境治理服务人员、环境监测服务人员等技术技能领域,能够从事环境工程工艺设计员、环境治理服务人员及环境监测服务人员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就业面向:从事环境损害的预防控制、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对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噪声等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工程等进行工艺设计、改进、设备研制、改装、调试运行;对环境质量状况及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性测定和预测预报;使用化学分析和理化仪器等设备,对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及中间过程进行检验、检测、化验、监测、分析等工作岗位。

     主干课程: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化学、环境微生物学、城市给排水工程、ISO14000管理体系等

     在校生规模:24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4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博士1人、硕士2人,行业兼职教师9人。

     实训条件:

     1.建有化学实训室1间;

     2.环保综合实训室1间;

     3.仪器分析实训室1间;

     4.环境监测实训室1间;

     5.污染治理实训室1间。

     办学成果:

     1.专业建成广东省粤东北山区安全与环保科技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源市安全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专业教师获省、市(校)级科研课题9项;

     3.专业教师获河源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河源市最美环保使者1人、全国轻工职业教育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

     4.建成校级优质课程、混合教学课程、校级合格课程多门;

     5.建设有农夫山泉等校外实习基地10个,校企开展污染普查、环评技术评估等产学研合作十余项;

     6.专业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获全国“互联网+”/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金奖、广东省分赛铜奖及优胜奖多项等。


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产品设计行业需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掌握工程制图、设计手绘、计算机三维建模、逆向设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产品设计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可在产品设计与研发企业,手板制作企业、平面设计企业从事项目策划、三维设计、平面设计、模型制作、摄影、展场设计与布置等方面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业设计概论、AutoCAD、产品造型表现、机械零件设计与建模、设计快速表现、产品开发设计、图片后处理、三维设计与渲染、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效果图等

     在校生规模:25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7人,其中副高级1人、中级6人、硕士6人。行业兼职教师10人。

     实训条件:

     1.工业设计手绘实训室1个;

     2.CAD/CAM机房1个;

     3.模型制作与展示实训室1个;

     4.设计创意教学中心1个;

     5.快速成型实训室1个。

     办学成果:

     1.专业教师获获河源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专业学生获得多个技能大赛奖项。

     2011年,2009级张娜同学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2012年,2009级郭晓静同学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中获全国一等奖;

     2014年,2012级郑云鹏同学获得“三维建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能大赛广东省二等奖;

     2015年,2013级陈法佳、叶子杰、黄淑如同学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赛项中获广东省二等奖;

     2016年,2014级林妃信、陈达泰、陈杰、曾楚君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2019年,2017级陈婉怡获“2019年广东大中专院校艺术设计手绘技能竞赛”获一等奖。


食品营养与检测

      培养目标:面向食品及其相关行业,培养具备食品检测、食品营养、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食品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质量控制与管理、营养指导、生产加工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可在食品及其相关企业从事检验、质量管理(QA、QC)、安全评价、生产管理、贸易经营、产品研发等工作;可在政府部门从事商检、卫生防疫、技术监督、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可在第三方检验测试公司从事食品质量检验工作;可在餐饮服务企业从事膳食指导工作等。

     主干课程: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等。

     在校生规模:238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5人,其中副高级2人、中级3人、博士1人。行业兼职教师12人。

     实训条件:

     1.专业紧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定位,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广东省粤北山区(河源)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粤北山区特色药食同源植物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省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科研平台4个;

     2.“客家黄酒酿造实训室”和“饭堂食品检测站”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3.建有“化学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微生物实训室”“食品加工实训室”、“食品检测实训室”、“食品研发实训室”等多个高标准的校内实验实训室;

     4.获批“1+X”证书试点(粮农食品安全评价师)、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

     办学成果:

     1. 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主持和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9项、市级教科研项目12项、校级教科研项目4项;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级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项,全国行指委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2. 学生技能竞赛获广东省职业技能竞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省级一等奖2项;获其它职业技能竞赛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广东省高职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攀登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2项;获省市校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奖2项;

     3. 采取创新小组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参与科技研发项目的机会,目前学生参与完成的学术论文4篇,专利28项,技术标准4项。


工业机器人技术

      培养目标: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企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实践基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工业机器人集成设计、编程操作、维护管理、调试维修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与专门领域要求相结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面向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制造企业的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编程、调试和系统集成等工作岗位,面向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销售企业(主要代理公司)的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应用、编程、调试和维护等工作岗位;面向拥有机器人及其关联设备的公司(主要自动化企业)的机器人及其相关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系统集成等工作岗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CAD、电工基础、电子产品制作与检测、设备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设计与工业机器人系统三维建模、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设备控制与编程实现、C语言与单片机技术、交流伺服与变频技术、CNC上下料机器人工作站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工业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MCD机电概念设计、典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集成与调试等。

     在校生规模:300人

     师资力量:专任教师6人,其中正高级0人、副高级2人、中级4人、博士0人。行业兼职教师15人。

     实训条件:

     1.工业机器人集成案例实训室1间;

     2.工业机器人基础能力实训室1间;

     3.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室1间;

     4.液压与启动实训室1间。

     办学成果:

     1.专业教师获省、市级科研课题13项,师生合作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

     2.专业建设有省级智能制造大师工作室1个,市劳模与工匠工作室1个,市级工程中心1个。

     3.学生技能大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三等奖5项,获省级特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

     4.河源市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3项;

     其他:本专业系国家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河源市工业机器人协会会员单位及培训基地。